顧問業的反思


「諮詢(顧問)行業是夕陽產業嗎?」,商僧文摘在 2020 年曾經有一篇以此為標題的文章。
-
在實習的時候常覺得自己工作的核心是販售「資訊落差」,透過大量的資料搜集、訪談、案例研究,利用和客戶資訊和知識上的落差,想辦法講一個天衣無縫的故事。

某次顧問請我在一個下午內做一份 API 相關的 research ,並製作一份簡報開會時能給客戶 API 應用建議。然而我對 API 一知半解,於是先瀏覽 API 基本資訊,接著找部門裡一個相關背景的同事,請她快速講解 API 和不同軟體的互動方式,雖然她也感覺我沒有全聽懂,但我還是用我的一部分理解迅速製作顧問式簡報,最終產出一份精緻且詳盡的成品,下班前同事好奇請我讓她看最後成果,結果她非常驚訝,說這真的做的非常好。

顧問工作中會接觸到自身完全陌生的產業,並需要在短時間內想方設法成為「專家」,最終產出價值給或許已經在此產業裡深耕數十年的客戶建議,在顧問業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行話,「管理顧問就是拿你的錶,告訴你現在幾點」,一次專案幾百萬、幾千萬的費用,管理顧問做出的一份簡報就價值好幾十萬,確實一切真的都以說故事的能力為立基。
-
在那篇商僧文摘的文章裡提到一個觀點,下一個有潛力接替諮詢公司的將會是互聯網(網路)巨頭。

「未來的諮詢行業將不再嚴格的區分甲方和乙方,而是以生態為主。BAT (百度、阿里巴巴、騰訊)等互聯網企業將會透過對外賦能,持續輸出企業自身的數字化(數位化)能力,將更多企業納入他們的生態圈下。」

在半年多的實習過程,確實有一些相似的趨勢映在眼前。前段時間幫某金控規劃 AI 發展的藍圖,無意間看到 Google Cloud 的網站,其除了跨足系統產品,也開始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,數位轉型、數據分析、RPA 自動化、API 應用,光彩奪目的武力展示。

確實這些科技公司已然擴大生態圈,我們能做的他們也能做,甚至更加具體、落地,數位時代洪流氾長,而管理顧問又還剩下什麼獨特價值?

我認為顧問的獨特價值還是「以人為本」。

實習時的客戶之一,某本土企業,內部對於轉型有非常大的阻力,集團某些高層思維停滯,甚至有部分勢力堅拒數位技轉型。於是顧問們花費大量心力著重溝通,透過幾次的會議,像是演出一場戲一樣,利用精巧的設計想方設法化解內部政治議題,努力的讓客戶願意接受創新觀念。

科技可以解決很多技術問題,但人與人之間的議題卻鞭長莫及,有人的地方就有生生不息的紛擾,communication、strategy thinking、和 storytelling,這些才真的是管理顧問恆久不變的價值,這也正是顧問業很迷人的地方。
-
Mckinsey 台北分公司總經理是 Harvard 法學碩士、BCG 台北辦公室負責人是 Stanford 電機碩士、Mastercard 顧問服務大中華區總裁是台大醫學系學士,過去十年二十年那些國內商學院最頂尖的學生去哪裡了?

這某種程度上說明了真正傑出的人,在各種不同的領域也都能做到極致,這也是在實習過程中很大很大的體會

AI、Big Data、Web3,在風口浪尖上管院學生該何去何從,我們這個世代最頂尖的一批人又會走出什麼高度,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揭曉。

管院風氣也許汲汲營營、互相吹捧、甚至些許勢利,這些都不是我想追求的,希望和身邊最好的朋友們互相幫助、一起成長,在不遠的未來我們要走出很好的人生。



101 68樓 KPMG logo牆